什麼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都是胡蘿蔔素的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從食物中攝取。天然食物中含有葉黃素的有:菠菜、地瓜葉、地瓜、南瓜、綠花椰菜、胡蘿蔔、蛋黃、奇異果、芒果、紅葡萄、木瓜、柳丁、番茄、高麗菜、玉米...等。而玉米黃素則常出現在金黃色、橘黃色的蔬果中,如:辣椒、玉米、柿子、萵苣、橘子、花椰菜、蛋...等。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功用?

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經人體攝取吸收後,會經由血液的運送,到達眼睛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部,故又稱作黃斑部色素。玉米黃素主要存在中央的中心凹,越往外濃度越低,而葉黃素則相反,主要位於黃斑部的中心凹外,越向外濃度漸增。因此,要保護好黃斑部,必須同時補充葉黃素及與米黃素才算完整!葉黃素及與玉米黃素經過長年累月的攝取、累積,可以幫助過濾掉對眼睛有害的藍光,減少光線在眼球中產生的傷害。同時也有抗氧化的作用,降低自由基對眼球的傷害

 

你吃的葉黃素,夠嗎?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的資料統計,美國國民平均一天攝取到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為男性2.0~2.3mg,女性1.7~2.0mg。而美國哈佛大學在1994年的研究則發現每天需攝取6mg的葉黃素可減低老年性的黃斑部退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建議葉黃素的每日攝取量為6mg,顯示日常食物中攝取的僅僅只有所需的1/3左右。

那麼,葉黃素要吃越多越好嗎?目前台灣衛福部對於葉黃素的規範為膠囊錠狀食品每日食用量不得高於30 mg、一般食品每日食用量不得高於9mg。研究指出,葉黃素高劑量與低劑量只要「長期天天服用」,長久下來都可以達到有效的血中濃度,因此,葉黃素帶來的保護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日積月累的慢慢醞釀,所以,服用葉黃素(劑量6~10mg)建議持續至少6個月以上才是重點唷!

 

酯化型以及游離型,該怎麼選?

市面上的葉黃素保健食品琳瑯滿目,仔細一看成分標示,有的是酯化型葉黃素、有的是游離型葉黃素,這兩者的差別如何呢?其實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子結構的大小不同,且連帶影響到吸收的效果唷!酯化型的分子較大、較難吸收,且必須跟著油脂類食物一起吃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反之,游離型葉黃素分子小易吸收,空腹吃也是能順利吸收的。

※游離型vs酯化型比較表:

 

分子量

吸收率

生物利用率

游離型

568.88

分子量小易吸收

酯化型

1046.9

分子量大較難吸收

普通

 

黃金比例的由來?

葉黃素及玉米黃素黃金比例5:1的由來,是源自於美國國家科學院(NIH) AREDS2的研究,研究目的針對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其配方包含了10毫克游離型葉黃素+2毫克玉米黃素(5:1),以及維生素C、E、鋅。結果發現補充葉黃素與玉米能降低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如果是日常攝取葉黃素、玉米黃素較不足的人,額外補充此配方後可降低約25%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葉黃素產品中添加的其他機能性材料有什麼作用?

目前葉黃素產品非常多,也會依據不同功效搭配不同種類的機能性材料,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相對應的產品喔!

  • 常感到乾澀,需要滋潤保濕者

→玻尿酸、智利酒果萃取物

  • 長時間盯螢幕,需要舒緩疲勞

→山桑子萃取物、黑豆萃取物、蝦紅素

  • 晚上下班開車,想改善夜視力

→山桑子萃取物、維生素A

  • 眼睛乾癢、想緩解發炎

→酵母鋅、維生素E、OMEGA-3

現代社會使用3C的頻率非常頻繁,常常處於藍光的照射下,造成眼睛的負擔加重。為了預防黃斑部病變的發生,無論是從食物攝取或是額外的保健品補充葉黃素都是可長期維持的好習慣!此外,若想知道自己的黃斑部是否健康,也可至醫院或診所諮詢醫師,用「黃斑部色素密度檢測儀(MPOD)」來檢測,這項儀器可幫助檢測黃斑部葉黃素的密度,提早了解自身黃斑部的狀況唷!

 

  

文:林怡馨 營養師